唐河地域历史的守望者—双塔并立中的兴衰变迁

发布时间:2016-1-13 10:22:29

    唐河县历史悠久,自秦汉以来,历尽风雨,几经变迁,无论是称谓,还是面积、人口,都在不断的变化,繁荣昌盛过,也没落破败过,曾产生过历史名人,可歌可泣的英雄,也曾产生过遗臭万年、遭人唾骂的败类。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已随时间的流逝而风流云散,没有留下一丝痕迹,只有城中的两座古塔悄然耸立,目睹着朝代的变迁与人世的沧桑,成为历史的守望者。
一、 历史沿革
    豫西南南阳盆地东部有县名唐河,东邻桐柏、泌阳,西接新野、南阳,北与社旗毗连,南同湖北枣阳接壤,是古代京都长安、洛阳通向江汉平原的交通要道,物阜民丰,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。
    据县志所载,周赧王十四年(前301年),齐、韩、魏三家联军在今唐河大败楚军。秦二世二年(前208年),刘邦率兵攻湖阳,据南阳,入武关,进军咸阳。新莽地皇年间,刘秀起兵新野,攻占湖阳。唐代黄巢起义军与官兵鏖战唐州,威逼京都。南宋名将岳飞及其部将王贵、张宪、董先多次在唐州大败金兵。绍定六年(1233年),宋将孟珙屯田唐州,以拒金兵。明清流域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、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、程子华率领的红25军转战于唐河。1939年新唐事变发生后,唐河军民数度与日军展开浴血战斗。1940年5月9日,国民革命军173师师长钟毅战死于苍台北丁湾的唐河河滩上。1945年10月,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五师、王树声率领的河南军区部队、王震率领的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共6万余人进入桐柏山,组成中原军区,司令部驻湖阳南新店村。1947年11月,陈(赓)谢(富治)兵团解放唐河县城。1948 年中共桐柏区委关于支前、土改等重要会议分别在昝岗召开。
    唐河县历史悠久,在朝代更替的潮流中曾几易其名。夏、商时代为《禹贡》豫州之域,周为申、谢、唐、蓼国地。秦置湖阳县,属南阳郡。西汉、东汉和三国时为湖阳县(邑),属南阳郡。晋为棘阳县地,属义阳郡。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、襄城、陈阳、石马诸县,分别属南襄州、西淮安郡和襄城郡,今城关镇为当时的襄城县治,以后历为州治、县治。隋朝境内为上马、湖阳2县,属春陵郡。唐为泌阳县,先后属唐州、泌州。五代十国时,县属泌州。宋代属唐州。金沿宋制。元代废湖阳县入泌阳县仍属唐州。明清降唐州为唐县,属南阳府。民国13年改作为唐河县,属汝阳道,后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。19471948年境内设唐河(北)、唐南、唐西3县。1949年3月三唐合并为唐河县,属河南省南阳行政区。这些地名和行政规格变化的背后,隐藏着该地历史上多次兴衰的沧桑。
    北宋中晚期,在赵尚宽、高赋等人的努力下,唐州由衰转兴,人口倍增。但好景不长,北宋灭亡后,该地成为宋金交战的前线,爆发过多次大规模的战争,人口再度锐减,经济再度衰落。后来这一带被割让给金国,在金代最盛的金世宗时期,该地仍人稀地广,蒿莱满野。
    金朝后期,受蒙古人的压迫迁都开封,此举带来河北人口大量南迁,河南经济随之发展,尤其是唐州一带,因赵尚宽、高赋等人主持兴修的水利工程相隔不远,很容易修复,唐州人口再次迅速增长,成为金国的粮仓和财赋重地,如史书所载,唐州泌阳县(今唐河)户繁土腴,有玉池、沲陂等水利设施用于种稻,曾岁获千万钟。
    在蒙古人征服宋金的战争中,唐州与整个中原一样,人口再度锐减,民疏土旷,田价至弱;在元朝建立30多年后,天下稳定,中原文化的生命力再次得到展现,逮今民日生集,丛蓁灌莽,尽化膏沃,价倍十百。而南阳府(元朝设置南阳府,唐邓两州归其管辖)也再度繁荣,该地淳朴尚农,俗以殷富,至今犹然舟车辏泊,人物浩穰,庶政孔殷,地称陆海!
    元朝末年,中国再遭劫难,中原之祸尤其惨烈,唐州随之衰落,据记载,明洪武年间,河南的信阳、方城、兰考、柘城、夏邑、宁陵、新蔡、泌阳、新野、延津、唐河诸州县,人口不足千户。因人口过少,唐州被降为唐县。随后,虽有一些移民从山西洪洞迁来,但直到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,唐县全县人口也仅仅5161人,降到北宋前期水平。
    经明朝200多年的发展,唐县经济得到恢复,至明末,全县人口增至61450人。明末残酷的战争以及连年的洪涝灾害,使该县再次衰落,清初时,全县人口为11000多人。康熙年间,清政府实施圣世滋丁,永不加赋政策,加上天下稳定,人口迅速增长,到乾隆末年,唐县人口已超过20万,达到历史高值。
    白云苍狗,岁月流转,如今的唐河县东西长74.3公里,南北宽63公里,总土地达面积2512.4平方公里,人口更是高达130多万,是河南重要的人口农业大县,远超历史最高水平。走在县城的街道上,人流滚滚,车水马龙,高楼林立,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欣欣向荣的城市,历史上的数度兴衰似乎已经找不到一丝痕迹。唯有悄然而立,供人凭吊,发古之幽思,提醒着人们这个城市还有着厚重的历史。
二、双塔并立
    唐河有两座古塔,一曰泗州,一曰文峰,一在城内,一在城外,遥相呼应,素有一城担二塔,二塔抬一城之说。在民间传说中,唐河是一船地,泗洲塔是前桅杆,文笔峰塔是后桅杆,也有说泗洲塔是桅杆,文笔峰塔是篙,总之是说有了这两座塔,唐河再也不会被水淹没了。上个世纪80年代后,由于雨量减少等原因之前,唐河基本上没有发过大水,但在此之前,唐河是条极易泛滥的河流,并且颇有规律,据说五年一小涨,十年一大涨。每逢涨水之时,站在县城向西、向北望去,满眼无边汪洋,而县城安然无恙,稳如泰山。大约因此而有船地之说,但其实唐河城建在一片高岗上,自然不受水患,与两座塔并无关系。
    一、泗州之古塔凌烟
    泗州塔又称泗水塔,始建于宋绍圣二年(公元1095年)。据乾五十二年《唐县志》载,北宋初期,唐河多有水患,传言唐州(唐河县在宋代为唐州)为一船地,须建佛塔以镇水患。后有菩提寺方丈带头化缘募捐,众百姓集资筑建。
    泗州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,外形系八棱锥形,共11级,高49.75米,第一级直径7.6米,塔基边长5.86米。塔内有砖砌心柱,柱周围筑螺旋台阶可登塔顶。二级塔地59尊释迦牟尼佛像,四级塔外镶嵌有6尊佛像,佛像高21厘米,塔端座于莲花须弥座上,极尽后唐时期雕刻技法。塔身翼角为雕制龙首80条(其中石质龙首72条,木质龙首8条),悬于塔身外33厘米,龙首口内衔铁环,环下系风铎,风起钟响,梵音清幽。塔顶为八条攒尖三式,覆绿琉璃瓦饰,覆莲及覆钵宝瓶组成。明万历七年(公元一五七九年)因雷电毁坏塔顶而重修一次;明万历三十二年(公元一六0四年),又因雷电毁坏顶部两层而重修一次;97年冬上级拔款对塔顶和塔体进行了整体修缮,塔顶安装了避雷设备,棱锥系上了风铃和彩灯。此塔系省文物保护单位。为保护文物和安全起见,于一九五三年将塔门封闭。该塔顶端有时会冒烟,古人疑为神迹。清代被评为唐河八大景之一,名为古塔凌烟。近年来的两次冒烟(一九五三、一九七五年)均在午后五六点钟左右,据曾登塔顶观过烟的老人介绍,烟系集聚的蠓虫群,科学根据,尚待考究。
    二、文峰之妙笔生花
    文峰塔为仿楼阁式砖塔,平面呈八边形,身分九级,直径5.18米,周长17.28米,高30米,外形挺拔秀丽,酷似一支饱蘸浓墨的神来之笔。塔第一至八级塔檐下,以砖做出外椁栏头,补间斗拱及平座形象,第九级塔椁仅有外椁斗拱,无平座。第一级塔身为实体,第二至九级塔身中空,其中二至五级为圆形,以上为方形,在二、四、五、六、八级均交错辟以拱形门、窗,第四级正东、正西方嵌以石雕佛龛各一尊,佛身高25.6厘米,第九级正南、正北嵌以小佛龛各一尊,佛像身高16.22厘米,佛像面容恬静,天衣飘动,姿态优雅,实属雕刻中的精品。塔身第二级正南、西南方嵌有汉白玉塔铭,塔铭长120厘米,宽55厘米,铭文共507字,记载了清康熙十年维修塔的情况。第二和第三级分别用长120厘米,宽55厘米的大理石刻有太乙、甲秀、光联、天中文字,二级的东南方为凤凰朝目图案,这些文图做工精细,刀法纯熟,刚劲有力,是研究明清书法、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。塔顶为1米多高的铜质塔刹,有宝珠和基座,四周以铁链固定于塔顶。该塔的始建年代没有确切记载,从清朝康熙年间的《重修文笔峰记》推测,这座塔大约始建于明朝晚期。清朝顺治、康熙、乾隆年间,唐河人曾三次重修、重建该塔。可以确认的是,唐河先民兴建文笔峰塔,并非为了防止水患,而是为了培植本地学风、振兴本地文运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年)知县李兴运撰写的《募修文昌阁、魁楼、文峰序》说得明白:莫如揽山水要会之区,峙立一文笔峰。康熙年间,知县林燧在《重建文笔峰记》中也强调上联太乙,下时文昌,故于此建之的说法。将文笔峰塔建于县城东南,这包含丰富的中国传统风水理念。
    古代《相宅经纂》卷二《文笔高塔方位》云:凡都省府州县乡村,文人不利、不发科甲者,可于甲、巽、丙、丁四方位(即东偏北15°、东南15°、南偏东15°、南偏西15°)上择其吉地,立一文笔尖峰,只要高过别山,即发科甲。或于山上立文笔,或于平地建高塔,皆为文笔峰。这种风水术认为,文峰塔(亦称文笔塔、文成塔、文光塔、文星塔等)形似毛笔,直插云霄,有助于接纳天地灵气,可以弥补没有高山,或东南方向地势低洼、空缺等自然山水缺陷,使该地文运昌盛、科考夺魁。自从隋唐科举出现,文峰塔即随之发展,至明清达到鼎盛。很多地方都曾兴建类似建筑,并多采用佛塔形制,因为畅山气、挹川流,因起文心之富有者,莫过于释氏之浮屠。建文笔峰塔,虽起于风水之理念,但也使城镇外部景观环境更趋完美,也满足了大众的心理愿望,有助于促进本地文风、文化的发展。据文物专家介绍,唐河县于清顺治十六年(1659年),康熙十年(1671年)、乾隆三年(1738年)三次重修、重建文笔峰。相隔并不久远的三次重修,足见当地对繁荣文化、多出人才的热望。历史上曾经遭遇的沧桑,并没有使唐河人沉沦,反而促使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生存态度。或许正是这样的地域性格,使唐河县兴学读书之风浓郁,该县有清一代出现了一些颇有成就的进士,而进入现代,该县仍人才辈出,如著名的三冯,冯友兰是哲学史家,冯景兰是地质学家,冯沅君则是文学史家,此外还有著名史学家徐旭生,著名诗人李季等。唐河籍当代作家也不乏其人,如以《五月》、《匪首》等小说闻名文坛的田中禾,以长诗《幻河》饮誉诗坛的马新朝,以豫剧《程婴救孤》震动戏剧界的陈涌泉等,都是土生土长的唐河人。人才辈出可能与风水无关,但却不能不归因于该县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。后记数百年,唐河几经变迁,而双塔则巍然而立,无言地目睹脚下的兴衰轮回,将唐河先民无数的悲欢离合珍藏于心,凝聚一代代唐河人的情感,不知不觉成为承载地域历史的守望者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流逝与社会的发展,古塔在周围越来越多的高楼的映衬下显得愈来愈矮小残破,每次走到古塔的旁边都能感受到那日益弱小的生命力,或许有一天,这两座古塔也会轰然倒下,成为历史的尘埃,令人伤感!

来源:唐河县委统战部